动物学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最昂贵“猪疾病”被攻克!基因编辑猪问世,7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华进联和云南农业大学的魏红江领导的研究小组表示,这项技术还可以用于提高动物的其他优良性状,比如瘦肉还有适合作为人类器官的供体。

华进联在周二表示:“基因组上大约有30亿对碱基对。首先,我们需要准确地知道基因对的位置,然后我们使用一种特定的工具——也就是酶,在特定的点上修改基因。

为了修改第二个性状,研究人员通常必须等待第一代基因编辑的猪长大并繁殖,这需要一年多的时间,然后再对其后代进行第二轮实验。但华进联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同步基因编辑方法,可以在一次编辑中进行两次修改,节省时间和金钱。

华说:“这项研究需要上游基因编辑、中游胚胎工程和下游生猪养殖业的支持,目前,该技术在效率和成本方面都处于全球先进水平。”

但是找到合适的基因片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华说,该团队从2015年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胚胎工程。

该团队还切除了抑制肌肉生长的基因,以生产瘦肉猪。


猪蓝耳病,学名又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这种疾病会抑制免疫系统并导致器官损伤,造成母猪生殖障碍、成年猪呼吸道疾病,并且提高仔猪死亡率。

在本月的《动物学研究》上,研究团队写道:该过程结合了基因编辑和胚胎工程,为家养动物的基因改造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策略。

华进联和魏红江发现了一种从根本上预防感染的新方法。他们的团队发现了与病毒结合的基因片段,他们用一种酶切掉猪胚胎DNA中相应的位点,使仔猪对该病毒具有免疫力。

成功率也不是100%的。这一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胚胎的质量以及它们在代孕母猪体内的存活能力。根据这篇论文,参与实验的三头母猪中只有一头成功分娩,生下了两只小猪。

我国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培育出一组基因编辑过的猪,这些猪对一种会导致类似艾滋病症状的“猪病毒性疾病”具有免疫力。

华说:“下一步是进一步评估它对猪蓝耳病毒的耐药性,并看看这种性状是否可以稳定地遗传。当这项技术完全开发出来后,研究人员可以进行其他修改,比如改善猪的新陈代谢,消除或减少粪便的气味,生产更小的宠物猪,以及创造合适的器官移植供体。”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每年消费约7亿头猪。该团队的研究可能会推动用更低成本培育的多种基因修饰的家猪的发展。

这种疾病传播广泛,被认为是影响养猪业最为昂贵的疾病之一,危害甚至高于非洲猪瘟。据估计,美国约有75%的猪群携带这种病毒,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80%。而且一旦被感染,猪就会终生携带这种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