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两栖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

发现和定义了第五个蝌蚪类型

“是什么支撑您将这项工作坚持下去?”面对同样的问题,费梁曾说,这是他应该做的、职责所在。

费梁,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教授馆员,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他创建了国内两栖动物形态鉴别标准和分类体系,并完成了我国两栖动物物种的首次编目。

“这都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应该由我们自己搞清楚。”费梁从事两栖动物研究的信念简单且坚定,更重要的是,作为基础科学的一脉,两栖动物的研究对环境保护、防虫治虫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费梁的努力下,我国两栖动物科研取得长足发展。由费梁牵头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团队首次完成了我国两栖动物物种编目,编著了《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国两栖动物图鉴》《中国两栖动物彩色图鉴》等专著。这些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随着一本本著作出版,我国两栖动物物种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和受威胁状况等情况最终被摸清。

退休之后的费梁也没有停下科研脚步。科考季节,他还带队到野外考察,为学生做示范。

1961年,费梁被分配到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那时,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刚刚起步,国内既没有标本馆藏,也没有完整的两栖动物志。费梁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填补国家的科研空白。

这类科学绘图必须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艺术性摆在第一位。绘图必须按比例还原,以配合严谨的科学研究。绘图先勾勒大致轮廓,再细描各部分,最后层层上色。“青蛙背上成百上千的大小疙瘩形状、颜色都得完全一致,阴影部分也必须描绘到位,让绘图更有立体感。”费梁表示,如要完成一张青蛙科学绘图,至少需要两周的时间。

费梁和夫人叶昌媛更是负责了《中国两栖动物》英文版(第二卷)的编撰,这一版本的一大亮点就是记录和展示两栖动物各个科、属、种的不同骨骼特征。

早期科考条件有限,没有照相机,记录各种动物形态全靠人工绘图。一旦捕捉到物种,科考人员便迅速画好草稿,记录下细节,到了室内再进行“精加工”。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费梁和团队寻遍国内无数乡野林地、高山沟壑,建立起中国首个最完善的两栖动物“国情报告”。

【来源:锦观新闻】

目前,他的研究成果已广泛用于环保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制订、物种现状评估,以及渔政、海关和公安等部门的保护管理与行政执法。

为了解决配图的问题,这位年逾八十的老人,跟着外孙女花一个星期学习了Photoshop。完成一整套蛙的骨骼图,需经历解剖、照相、绘图三个阶段,耗费十天甚至半个月的时间。这样的一套图大致包括20多幅图,分别展示蛙头骨上颌骨、下颌骨,以及脊椎骨、脚、趾等的形态特征。

年逾八十为科研自学PS

“我先对标本进行解剖,将它的头骨、胸骨、脊椎骨等各个部分放在显微镜下,并用相机拍下。”然而费梁对照片并不满意,因为骨骼四周有肌纤维,相机记录后倒显得照片“不干净”,且骨头间毫米级的界限也无法清晰呈现。

今日0点22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费梁因病医治无效,在华西医院辞世,享年86岁。

两栖动物被称作环境优劣的“晴雨表”,是研究环境变迁的模式动物,学科价值极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骨骼不一样就导致了动物的机能不一样,骨骼可以反映动物的系统关系、进化的历史和过程,在分类学上有重要意义。”费梁解释。

通过扎实的基础调查与研究,费梁打破了国际上持续近一个世纪的传统蛙属旧分类系统--在各国学界原本公认的4个蝌蚪类型外,发现和定义了第五个蝌蚪类型:无唇齿左孔型,引发学界关注。

费梁将大半的工作时间花在野外考察中。“只有自己找到了、看到了、摸到了,才能对它们更了解。”这是费梁常告诫学生的话。在多年的探索中,费梁用标准方法调查研究各地的两栖动物,在摸清“家底”的同时,还搜集记录了大量两栖动物地理分布及生态习性的一手资料。

尽管有了相机方便了成像,但费梁仍坚持在书中录用了大量的科学绘图,因为绘图在一定程度上比相片更能直观、清晰地体现动物的骨骼特征。其中大部分的科学绘图由费梁完成,只不过绘制形式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