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藏肉显瘦”,跟动物学!

天气暖和啦~囤了一冬天的肉肉……这回可藏不住了吧!听说穿条纹的显瘦?

实际“上身”效果如何?

那得问问穿着“条纹衫”的动物们吧!

说起“条纹”,最先想到的自然是虎大王了。

华南虎

不论是“大橘”,还是小时候的“大橘”,都有着标志性的黄黑相间的“行头”。类似这样的条纹斑块其实是动物的一种伪装,是为了隐藏自己以便于捕猎或躲避敌害。如果置身于林中,虎纹的纹路和色彩则与森林中植物及光影的明暗接近,可以伪装自己,让猎物放松警惕,以便对猎物发起突然袭击。

伪装大师在此

许多猫科动物都有各自独特的纹理,除了条纹状的,还有斑点状的,它们体表的这些特别的斑块图案是由演化关系、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等所共同决定的,是它们适应自然的一种方式。

那为何“小脑斧”身上有,“大西几”身上没有呢?

雌性非洲狮

实际上非洲狮的幼崽身上也有斑块。

非洲狮幼崽的斑块清晰可见

(1月龄接受兽医检查的“屈辱”照)

至于非洲狮幼崽长大之后为什么渐渐没有了斑块的原因,有理论认为,非洲狮生活在开阔环境中,加之体型较大,所以成年非洲狮不再需要斑块作为伪装,但幼崽很弱小,则需要斑块。像这样只有小时候一身“斑块”,长大后褪去的动物,还有很多。

美洲狮幼崽

一些食草动物的幼崽,也是如此。

南美貘幼崽

这些斑块的大小和形状也会影响动物在野外的生存几率。科学家在对野生长颈鹿母鹿和幼鹿的皮毛斑纹进行跟踪研究后发现,有较大和不规则形状斑纹的幼崽似乎有最高的生存机会。可能这种斑纹能让动物们更容易融入周围环境,以躲避捕食者。

长颈鹿

说道斑块的大小,还有另外一种“猫”,有着“大斑块”,那就是大熊猫,其独特色彩也一样是一种伪装。

是这样“伪装”吗?

大熊猫的黑色皮毛与环境中的阴影和树干混合在一起,而白色皮毛则与树叶和雪“融为一体”。如果熊猫离得远,那大熊猫的颜色不仅与环境背景相匹配,其轮廓都消失了。

大熊猫,得远点看

这种伪装形式被称为破坏性着色,即动物表面高度可见的边界会打破其整体轮廓,让捕猎者不容易判断对方的具体位置和距离。破坏性着色依靠边缘的不完整的溢出样式的斑块来模糊物体和环境的边界线,能增强融入效果,也能降低通过观察由于阴影产生的轮廓线而被发现的几率。

怎么藏肉肉,学废了吗?

条纹斑块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入园须知

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政策,游客入园请自觉出示“随申码”和行程码“绿码”,排队保持一米间隔,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体温异常(≥37.3℃)的游客谢绝入园。

进入室内场馆须再次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且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文:张姝

图:朱玉婷 从一 等

● 干饭魂,干饭龟,吃饭得用盆~● 春,在乱花深处鸟鸣中

●“最有爱”的一天

【来源:上海动物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