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般的存在:细说历史上的学霸
【精彩内容】
别以为学霸只有现代有,古代的学霸更是不得了。说到历史上的学霸们,大家会想到谁?是凿壁借光的匡衡,还是囊萤夜读的车胤?事实上,历史上的学霸远不止如此。
教育孩子的诀窍特地搜罗到了中国历史上各学霸的养成秘笈,让我们一起来借鉴学习,涨涨姿势。
学霸兄弟??苏轼苏辙1
他们全家都是学霸
史上最牛考试高手大学霸是谁?传说是苏轼、苏辙兄弟。《师友谈记》里记载:这哥俩一起去参加考试,当时的首辅韩琦知道后,对在座的诸位客人说了一句话:“二苏在此,还有那么多人敢参加考试啊?怎么回事?”此语传出,据说那次的考生“去者十八九矣”。散了吧,大学霸来了,大家别考了。
当时的考试时间原本定在农历八月,但不巧的是,快考试了的时候,苏辙病了。韩琦知道后直接找皇帝:“今年来参考的人,就是苏轼、苏辙最有名望,可是苏辙生病了呀。如果这哥俩有一个不能参加考试,就有负众望,不如改期?”
皇帝居然同意了。于是,考试向后延期二十天,改成了九月,而且以后就永远定在九月份了。这算是因学霸而起的考试改革吧?
这些段子是不是真的?书里还特别注明了消息来源:“东坡云”、“又云”。学霸自己说的,可见是第一手材料。
学霸这么受照顾,考试成绩真的好吗?关于这次考试,有不少传说,比如有人说第六题苏东坡不知道出处,看见旁边苏辙敲了敲笔管,恍然大悟是出自《管子》。为此,《四朝闻见录》的作者叶绍翁特别做了辟谣:那次考试的第六题“形式莫如德”,和《管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苏轼确实答错了,他认为是出自《诸侯王表》,而苏辙答对了,出自《吴起传》。
三元及第学霸
崔元翰2
有才就是任性
下面再来说说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学霸崔元翰。
崔元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爱作文,求精进,学霸之风姿渐显,乡试、会试均考第一。接下来参加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科殿试,试题是《白云起封中赋》,崔元翰对答很好,状元及第,实现了“三元及第”。
不过唐朝殿试之后常常不能马上做官,还要进行三项考试,合格后才正式任命。这三项考试是:“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这三种考试难度非常大,以“博学宏词”中的“博学”考试为例,意在考查考生是否有渊博精深的学识,考试范围相当广。李商隐《与陶进士书》说“夫所谓博学宏辞者,岂容易哉?天地之灾变尽解矣,人事之兴废尽究矣,皇王之道尽识矣,圣贤之文尽知矣,而又下及虫豸、草木、鬼神、精魅,一物已上,莫不开会。”这完全是逼着考生做百科全书式的人。但学霸崔元翰何等英勇,出手利索,三场考试都拿下第一,主考官于邵盛赞他说:“不十五年,当掌诏令。”
正如于邵所预测,贞元七年崔元翰任起草诏令的知制诰。不过崔元翰性孤独刚烈,不喜结交,为世不容,知制诰不到两年即被降职,不久病故,殊为可惜。
语言学霸
赵元任3
学外语,so easy!
赵元任堪称人类历史上文理兼修的典范。
他十二岁父母去世,被送到苏州学会了苏州话。十五岁来到江南高等学堂,学习德语、英语、音乐;同时选修了拉丁语,学会了南京话。十八岁进入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二十三岁考入哈佛研究生,修哲学并且继续修音乐。二十七岁就又回到康奈尔大学任物理系讲师,一年后回到中国,任教于清华大学。
当年,罗素访华,赵元任全程陪同翻译,其间爆表的语言能力得到了体现。他写道:“我和罗素一行经杭州、南京、长沙,然后北上北京。我利用这种机会演习我的方言。在杭州我以杭州方言翻译罗素的讲词。去湖南长沙途中,在江永轮上有湖南赞助人杨瑞六,我从他那里学了一点湖南方言。”后来还被误以为是湖南人。
又过了一年也就是二十九岁,赵元任再次远渡重洋,去哈佛大学当了中文系和哲学系讲师。两年后,三十一岁的他就升任哈佛大学中文系教授。三十三岁回到中国,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是当时四大导师(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赵元任)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讲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这得多么逆天的战斗力,才能同时教授这么多课!而且有文有理,还有艺术课!同时,他还担任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